作为长三角地区光电传感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精密光学仪器与智能感知系统的研发生产。其产品需在极端气候、高海拔及快速温变场景中保持稳定性,为此引入DHT®(多禾试验)的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针对不同类别的核心组件开展定向验证。
一、光电镜头模组温度冲击测试
1.测试样品:高分辨率光学镜头模组(含镀膜镜片、金属外壳及电子对焦机构)
2.测试目的:验证镜头在剧烈温差下的光学性能稳定性与机械结构抗疲劳能力。
3.详细流程:
l 预处理:将模组置于25℃/50%RH标准环境静置24小时,记录初始焦距精度与镜面光洁度。
l 高温阶段:试验箱以5℃/min速率升温至+120℃,维持4小时,检测镜片镀层膨胀系数及对焦电机扭矩衰减。
l 低温阶段:30分钟内将试验箱温度降至-65℃,保持4小时,观察镜片与金属支架的热收缩匹配性。
l 循环测试:重复上述高低温切换15次,每次转换时间≤3分钟,全程通电运行自动对焦功能。
l 终检:恢复常温后,对比焦距偏移量(要求≤0.02μm),并解剖检查镜组内部冷凝水残留。
4.执行标准:GB/T 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
二、激光雷达传感器低压耐久测试
1.测试样品: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单元(含发射器、接收器及信号处理模块)
2.测试目的:评估传感器在高原低压环境下的散热效率与信号抗干扰能力。
3.详细流程:
l 初始状态:在常压环境下,测试激光发射功率(1550nm波段)与点云数据采集频率基准值。
l 气压控制:试验箱压力降至12kPa(模拟海拔4500米),温度恒定+50℃,持续运行传感器72小时。
l 动态监测:每2小时记录一次核心温度(FPGA芯片、激光二极管)及光功率波动值,模拟车辆连续爬坡工况。
l 故障注入:在第48小时人为引入电压波动(±15%),检测电源管理模块的瞬态响应特性。
l 数据验证:测试结束后,分析点云误码率变化(要求≤1×10⁻⁶),并拆解检查PCB板锡裂风险。
4.执行标准:GJB 150.2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低气压试验
三、红外热成像仪低温低压复合环境测试
1.测试样品:非制冷式红外热成像仪整机(含探测器、外壳密封组件及显示终端)
2.测试目的:验证设备在低温低压复合条件下的图像噪点控制能力与密封可靠性。
3.详细流程:
l 条件设定:试验箱同步控制温度至-45℃、气压至30kPa(模拟海拔9000米高空环境)。
l 冷启动测试:设备在箱内断电静置12小时后,通电启动并记录从开机到成像稳定的时间(要求≤8秒)。
l 持续运行:维持上述环境条件48小时,每6小时采集一次热图,分析噪声等效温差(NETD)偏移量。
l 密封性检测:试验结束后,使用氦质谱仪检测外壳接缝处氦气泄漏率(要求≤5×10⁻⁶ Pa·m³/s)。
l 极限恢复:将设备移至常温环境静置24小时,复测探测器响应均匀性是否恢复至初始值±3%以内。
4.执行标准:GB/T 2423.10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温度(低温、高温)/低气压/振动(正弦)综合
通过DHT®(多禾试验)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的多维度环境模拟能力,该企业系统性验证了光电核心部件在极限工况下的可靠性边界。这些测试不仅为产品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更填补了国产光电设备在特殊场景验证的空白。DHT®(多禾试验)与该企业的合作,标志着我国高端环境试验装备正助力国家重大工程自主化,为航空航天、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